banner
全部园区要闻企业风采媒体报道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风采 >祝贺!市级“三新”产品,蜀山+2

祝贺!市级“三新”产品,蜀山+2

企业风采 来源:蜀山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4 11:41

近日,合肥市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以下简称“三新”)认定名单,其中,蜀山区两家单位自主研发的核心成果成功登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的“便携式一体化机动车排放PN监测仪”及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光纤智能预警系统”双双入选。这不仅是对两家单位创新实力的认可,更是蜀山区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成效的生动缩影。

走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对一台外观精巧的监测设备进行最后校准。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白色盒子,实则是能够精准捕捉机动车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利器”——由该院自主研发的“便携式一体化机动车排放PN监测仪”。“这款设备实现了关键环保监测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该项目技术人员余同柱说道。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

机动车尾气成分复杂,如何从中精准找出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固态颗粒物(PN),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痛点。如今,随着“便携式一体化机动车排放PN监测仪”被研发,这一难题有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据了解,传统检测方式好比在一声巨响中寻找一根针落地的声音,极易被干扰。而该产品创新性地提出了“VOC催化分离-对冲荷电-周期静电沉积-差分式微电流检测”的全链条技术方案,并已申请国际PCT专利。

“这就好比我们为检测仪赋予了高超的‘听觉辨识力’,即便在尾气的‘嘈杂噪音’中,也能清晰捕捉到‘目标颗粒物’的独特‘声纹’。”技术负责人余同柱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了技术的核心优势。它不仅能有效去除非固态颗粒物的干扰,还能快速确定其粒径中值,准确反演数量浓度。

目前,这位颗粒物“神探”已累计对500余辆柴油车开展了实地“体检”,表现稳定可靠,标志着我国在移动源颗粒物排放测试领域拥有了坚实的自主技术装备。

便携式一体化机动车排放PN监测仪。

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的监控大屏上,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该公司针对传统轨道安全保护区传统巡检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覆盖不全面等行业痛点,自主研发了“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光纤智能预警系统”,此次被认定为“新技术”类型。

“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光纤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状态。

这款产品正带来轨道安全监测从“人防”到“技防”的变革。曾经,轨道安全依赖巡检员的双眼与脚步,难免存在视觉的死角与响应的迟滞。而现在,这一切正被24小时坚守的“轨道哨兵”所改变。

“我们的系统,彻底告别了人工巡检的疲倦与疏忽。”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强形象地描述道,“它如同不知疲倦的守护者,通过多源传感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为轨道线路赋予了‘智慧感知’。它不仅能全天候连续监测,更能实时智能分析,精准捕捉最细微的风险征兆,将安全隐患消弭于未然,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跨越。”

据了解,“三新”产品的认定,聚焦于技术的先进性、创新的引领性和市场的广阔前景。市级认定标准要求入选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能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从创新程度、知识产权、质量可靠性、市场潜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审。此次蜀山区两家单位成功入选,正是区域内创新主体深耕技术研发、夯实创新内功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蜀山区始终坚持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平台赋能、服务支撑等多维度协同发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管理、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截至目前,蜀山区已累计培育并成功推广应用15项市级“三新”产品,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们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蜀山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蜀山区将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进一步强化精准服务,深入对接企业在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核心需求,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助力更多潜力企业成长为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合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蜀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