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量子科技,是不是“不明觉厉”?
从“上天”的航空航天领域到“入地”的能源矿藏勘探行业,量子科技在众多领域大显身手。
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合肥墨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墨测科技”)便是量子科技产业化的探索者之一。作为一家基于量子传感技术深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企业,墨测科技率先在国内成功研发出地磁量子磁力计,不仅填补了技术空白,更将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为国产高端仪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墨测科技量子磁力计。
什么是量子精密测量?作为量子科技的重要细分领域,量子精密测量是利用量子技术对物理量进行超高分辨率、超高灵敏度测量的技术。简单来说,它可被视为一种新型传感器——其灵敏度能达到传统传感器的数千倍,且体积可做得极小。因此,在极弱信号测量场景中,当对精度有极高要求时,量子精密测量便能发挥关键作用。
从技术空白到国产突围
“当年在实验室看到的磁力检测设备,几乎全是国外品牌。”从墨测科技创始人刘欢的话语中,仍能感受到当年的深刻触动。这位中国科大物理光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本硕求学期间频繁接触高端仪器设备,却无奈地发现高端磁力计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带着这份不服输的劲头,刘欢踏上了硬科技创业之路。2021年,他正式启动地磁量子磁力计研发时,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困境。为了给团队持续研发的“底气”,他先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靠销售高端仪器攒下第一笔研发资金。
技术人员调试航磁无人机。
“硬科技创业,就是和‘不可能’死磕。”在位于中国科大对面的立基大厦,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里,刘欢带着研发团队日夜奋战,反复调试、失败再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6月,在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科创家”的招引下,刘欢团队入驻硅谷大厦,创办了墨测科技,并发布了国内首台地磁量子磁力计,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身材大能量
多领域应用实现国产替代
在墨测科技的展厅里,一台鼠标大小的黑色小盒子静静陈列,这便是“QTFM-Mozi”系列磁力计。别看它个头不大,一秒却能捕捉到1000余条相当于地球磁场百万分之一大小的极弱磁信号,在探矿时能“看穿”数百米地下的矿藏分布,在地震监测中能捕捉到岩层微小位移产生的磁异常。
目前,这家仅有10多人的企业已交出亮眼成绩单:国内多家探矿公司换上了国产“墨测”探头;与安徽地震台合作研发量子地磁仪,数据精度比肩国际同类设备;2025年订单已排满,预计销售额将突破600万元。
位于硅谷大厦的合肥墨测科技有限公司展厅。
“我们的优势不仅仅是产品性能,更有‘接地气’的服务。”刘欢说,墨测科技的产品不仅有同等灵敏度,更能以高性价比与高效率本土化服务吸引客户,“我们的服务标准是‘问题不过夜,24小时内解决问题’,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
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墨测科技持续深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构建起覆盖研发、检测与应用全链条的产品矩阵,推动国产替代向纵深发展。
在量子赛道上加速奔跑
“今年最重要的目标是推出第二代磁力计,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刘欢透露,第二代磁力计正在进行长稳测试,与初代相比,这台基于FID技术的新设备工作范围更大,而且不仅能测磁场大小,还能测出磁场方向。
作为国际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者,极弱磁场测量技术研发门槛较高,从实验室验证到产业化落地,需经历漫长的周期,不仅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更需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也成为公司现阶段融资需求迫切的重要原因。“在蜀山区的协助下,科大硅谷不仅从债权融资到股权融资累计为我们提供了800万元的资金扶持,还在对接政策、场地、应用场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研发、拓市场。”刘欢介绍。
来自香港的青年科学家参观墨测科技。
从创业之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墨测科技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国产高端仪器迈向国际领先的奋斗缩影。随着第二代磁力计即将推出,墨测科技在发展规划上也有明确的核心方向,“有国家对量子科技的大力支持,量子精密测量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刘欢对量子精密测量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企业将面向市场与用户需求,持续开展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迭代,建立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扩大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