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安徽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帮助广大企业全面掌握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条件和支持政策,6月19日下午,第15期“蜀山光合大讲堂”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宣讲暨弘毅弘科专家行系列活动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举办。
本场培训特邀具有十多年科技政策研究和产业规划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龙良雨,分“政策的背景和意义”“专精特新梯度培育”“申报案例编写注意事项”三个部分进行授课,通过政策背景介绍和政策细则的解读,为企业发展赋能。
“专精特新主要是指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主讲人龙良雨介绍到,“专精特新的概念在2011年首次提出,2018年又提出了‘专精特新小巨人’,到2022年首次统一了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优质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梯度培育体系。围绕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申报原则等细则,龙良雨依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认定有助于企业拓展合作机会,吸引各类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显著加成,”龙良雨指出,政府也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并加强企业的上市辅导等服务。
随着“小巨人”申请难度的逐年提升,龙良雨还特别强调了在申报材料撰写上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主导产品名称要表述清晰、准确,名称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限定过多,要重点体现企业在细分市场的专注度和核心优势,主导产品名称也需和主导产品类别、所属行业、所属产业链体现关联性。“主导产品是企业的代表和象征,在评审过程中是评审老师了解申报单位的窗口,主导产品名称不清晰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评审结果。”
本场活动上的精彩分享,有效扫清了企业在申报路径上的疑虑,特别是对申报关键细节的剖析极具实战价值,将赋能蜀山企业对标提升,加速迈向“专精特新”之路。